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孤独症一般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症、童年瓦解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阿斯伯格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4:1,男孩比女孩多3-4倍。
自闭症常见10大误区和真相!
误解1:自闭症是一种精神病。
正解:自闭症实际上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类疾病
早期时候,人们以为自闭症是由于父母养育方式不当而引起的一种儿童精神心理类疾病,甚至归类于精神分裂症。但后来才发现,自闭症其实是一种躯体性质的发育障碍,不同于聋哑盲儿的“硬件损坏”,自闭症则是大脑神经系统等“软件系统”出现故障。
展开剩余79%误解2 :自闭症不常见。
正解:自闭症实际上是一种患病率很高的儿童发育疾病。
我国的自闭症患儿有150万~200万之多,而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每68名美国儿童就有1名孤独症患者,其余一些国家的数据甚至更高。说明自闭症已经是一种全球范围的儿童流行病,而我国看起来相对较低的患病率却是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就诊率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误解3:自闭症就是内向孤僻。
正解:自闭症不是不想说话,而是听不懂、说不出。
绝大部分的自闭症患儿都同时伴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无法理解语言的含义,不理解词语和事物的内在联系,因此无法组织出语言正确反馈出去。但这不代表患儿没有沟通的欲望,他们也会因为表达不了而着急,也有喜怒哀乐,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容易被人误以为是内向、高冷。
误解4:会说话就不是自闭症。
正解:语言障碍不是自闭症的必要症状,并且自闭症也有功能程度的区分。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这其中包括阿斯伯格综合征这种没有明显语言和智能障碍,但是却又具有兴趣缺乏、刻板行为、社交障碍等症状的类型。因此会不会说话并不能完全作为自闭症的判断依据,而是要看具体的区域划分。
误解5:自闭症都是天才/傻瓜。
正解: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少数在正常范围,极少数高于正常范围。
国内外研究表明,50%的孤独症儿童有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25%为轻度,25%正常或更高,对于智力大于等于正常值的称为高功能孤独症。影视作品里常常有描述自闭症患者展现出惊人天赋的情节,但那毕竟只是美好的幻想,我们还是需要将重心放在早期发现和干预治疗上,不能过度迷信艺术作品。当然,由于孤独症患者通常具有刻板行为,导致他们可能在计算、绘画、音乐等方面有超出常人的记忆力和专注力,这点也可以作为将来工作方向的突破口。
误解6:把“自闭”和“自闭症”混为一谈。
正解:前者是一种心理状态,后者是疾病障碍。
我们常说的“最近有点自闭了”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由人的心情变化造成的,表现出不想说话、想一个人静静的这个状态。但自闭症则是先天性的,后天的影响往往是诱发或者加重它的程度,比如整天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等滥用电子产品的行为可能会损伤尚在发育的儿童神经系统,但和心情上的自闭还是截然不同的。
误解7:自闭症患者有暴力倾向。
正解:自闭症并没有暴力倾向。
自闭症有时候是一扇放大问题的窗口,原本低龄孩子在一起玩耍就很容易由于无法把握分寸或者争抢玩具而抓伤挠伤彼此,这在正常孩子之间不会被当做问题。但是如果有自闭症患儿参与,人们则往往会戴上有色眼镜,将事情放大并归咎于患者,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偏见。
误解8:自闭症患者一定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正解:大部分患者在经过干预训练后都是可以生活自理并参加工作的。
其实很多自闭症患者在经过一定的治疗和学习,是可以依据自身特性参加工作的,他们没有过多的心思,往往可以专注于一件事,因而在整理、计算、遵守时间规则等方面优于很多人。而在生活上,他们也可以照顾自己甚至分担家庭责任。
误解9:自闭症患者不能上学。
正解:大部分自闭症孩子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在早期干预治疗后,经过一定的训练,患儿能够理解情绪、表现情绪、控制情绪、听从指令以及具备基础沟通能力后,是可以正常入学的,家长们应该打起信心,勇敢去做。
误解10:和自闭症孩子一起,自己孩子的学习会被影响。
正解:两者之间其实是互相促进,互相成长。
让自闭症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不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杠杆配资炒股平台,得到应有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会对周围造成正向反馈。排斥、抵制这种共学现象的普通家庭的父母们无疑给孩子树立了一个糟糕的负面形象,懂得理解他人、接纳他人、关爱他人,这样的孩子才会德才兼备,成为对父母孝顺、对朋友关心、对社会负责的有用之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布于:江苏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在线配资网_手机配资股票_股票配资网站观点